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石,不仅关乎咀嚼、发音等基本功能,也与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密切相关,是衡量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。9月20日是第37个“全国爱牙日”,宣传主题为“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”,副主题为“减糖控体重 护牙促健康”。
活动现场
当天,上海市第37个“全国爱牙日”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在普陀区TOP中央公园举行。现场发布了上海口腔健康吉祥物“沪牙宝”,全市16个区联合开展的“‘沪牙汇’口腔科普集市”启动,以互动体验方式普及爱牙知识,并邀请了30位沪上知名口腔专家面对面为市民提供专业咨询。
沪牙宝(右)
“没想到电解质饮料的含糖量这么厉害。”市民石女士和家人逛公园时打卡科普市集,在摊位玩起翻翻乐。该游戏的每一块板上印着饮料或矿泉水,翻开则是其对应的含糖量。
“沪牙汇”口腔科普集市
现场工作人员向市民科普:“我们生活中大部分饮料都含有糖分,长期饮用不仅会损害牙齿、影响口腔健康,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。”
在普陀区眼病牙病防治所的摊位前,不少中老年人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牙膏。“原来每天用的牙膏就是这么做的呀,太有趣了。”市民徐秀娣与小姐妹一起玩得不亦乐乎。另一边,6岁的甜甜和弟弟也在制作属于自己的小牙膏。“他们每天早晚都会刷牙,但是不知道牙膏是怎么制作的,今天正好动手做做。”甜甜妈妈说,这样的科普集市很有趣,逛公园还能学到这么多知识。
健康咨询区
在健康咨询区,十几个咨询台前座无虚席,不少市民就是冲着专家来的。“季医生,我已经80岁了,牙齿都不行了,其他医院的医生都让我拔牙,我想问问还有其他办法吗?”市民周老伯看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专家,开门见山。专家仔细询问了他的病史情况,结合周老伯的需求,提出了折中的方案——分批拔牙,持续根管治疗,尽可能保留尚可使用的牙齿。
在普陀区眼病牙病防治所口腔科主任医师陆卫青的义诊台前,市民杜女士带着6岁儿子哼哼前来咨询。“之前的牙齿都是医生拔的,想问问会影响其他牙齿更换吗?”陆医生查看了哼哼的牙齿情况,询问了一些信息,宽慰杜女士,“孩子的牙齿很健康,不用担心,就是体重要控制一下,要少吃甜食。”
制作牙膏
据悉,今年“全国爱牙日”期间,全市各区深入社区、学校、企事业单位等,开展了主题活动、健康讲座、社区筛查等系列活动。
近年来,上海持续强化以市口腔医院为牵头单位的“市—区—社区”三级口腔病防治网络建设,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,全面提升口腔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与公平性。同时,依托“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”,针对儿童、老年人等重点人群,持续推进专项口腔健康惠民项目,实施儿童青少年龋病分级管理、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管理及“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”。
此外,上海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为市民提供口腔健康服务和口腔疾病综合干预,覆盖人数逐年递增,2024年已超过90万。监测数据显示,十年来,上海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、儿童恒牙患龋率分别下降11个百分点和7个百分点,老年人牙周健康率提升10个百分点;儿童、家长及老年人群的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口腔卫生行为均明显改善,多项核心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。
普陀区以“口腔健康,全身健康”为目标,通过构建“三位一体”服务模式、建设信息平台实现智慧转诊、在5家社卫中心建成标准化诊室等措施,夯实了工作基础。下一步将聚焦三大方向:一是守护“一老一小”,开展精准筛查与早期干预;二是深化“数字赋能”,整合数据实现智能监测;三是倡导“减糖护牙”,提升居民自主健康意识,全力筑牢口腔健康防线。
配资炒股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