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17日傍晚,黄浦文化中心·大上海剧场的灯牌渐次亮起,中文原创音乐剧《春宵苦短,少女前进吧!》在此迎来二轮首演。当演出尾声“元气女团舞”跳起,全场观众挥动应援棒形成星海,这种沉浸式体验,正是制作方星在文化“让观众成为春宵世界一员”的初衷。

这部改编自日本作家森见登美彦同名小说的音乐剧,在首轮演出后历经两年沉淀打磨,从叙事节奏到舞台美学完成系统性升级,以青春治愈的定位,为怀揣情感需求的观众递上一杯盛满时光暖意的“伪电气白兰地”。
以观众反馈为尺,精修叙事内核
“首轮演出后,我们收集了上千条观众评论,小到一句台词的节奏,大到支线剧情的取舍,都反复和主创团队推敲。”《春宵苦短,少女前进吧!》总制作人杨聿敏在演出前的采访中透露,本轮创作的核心是“在还原原著魔幻现实精髓的前提下,让故事更贴合观众观演需求”。最终,制作组将原本近3小时的叙事精炼至2个半小时,剔除冗余支线,让“少女一夜跨四季”的主线更具穿透力——春日斗酒胜李白的洒脱、夏夜旧书市寻书的执着、秋日戏剧舞台的热血、冬日病房诉衷肠的温柔,四段奇幻旅程衔接更流畅,情感冲击力也随之升级。

这种“精修”不仅体现在时长上。导演李辰川团队在舞台调度上注入巧思。通过精准的肢体语言强化角色特质,学长追逐时的笨拙踉跄、少女前行时的利落飒爽,都比首轮更具象动人。就连李白、事务局局长等配角,也不再是功能性符号——郭亢饰演的李白,以摇滚唱腔演绎癫狂与孤独;朱微之、王颢珏塑造的事务局局长,严肃外表下藏着呆萌反差,这些群像刻画共同织就了一幅兼具烟火气与奇幻感的京都都市画卷。
音乐与舞蹈的创新同样是本轮亮点。立山秋航、金子麻友美等中日作曲家联手,为旧书市之神创作民谣浅吟,为少女谱写元气咏叹。编舞杨坤则在“诡辩舞”中大胆采用“二次元扁平化”美学,刻意僵化的肢体韵律制造出超现实喜感,而学长舞段又从现实生理体验提炼动作,形成真实与虚幻的精妙叠合。首演周,该剧原声专辑已同步登陆QQ音乐、网易云音乐、Spotify等国内外平台,未到剧场的观众也能提前沉浸在“春宵宇宙”的旋律里。
守森见美学内核,造跨次元舞台
“我们始终秉持‘变中求不变’的原则——技术手法可以创新,但作品的精神内核不能丢。”总出品人朱寅的这句话,道出了本轮改编的核心逻辑。舞美设计李祎用双层木质架构搭建“町屋”空间,传统日式建筑的韵味与现代舞台技术碰撞。春日酒吧街的灯火从木格窗中透出暖光,夏夜旧书市的墨香随书页道具流转,秋季学园祭的热闹靠层叠布景延伸,冬日病房的温情则借柔和顶光烘托,四季场景在有限空间里自如切换,精准还原森见文学特有的细腻诗意。

这种对原著美学的坚守,也体现在演员的演绎中。新卡司高杨、奇煜为“学长”一角注入新活力,既保留角色的笨拙幽默,又挖掘出深藏的温柔坚韧。老卡司顾易则在“冬季病房”独白段落完成蜕变,从怯懦到勇敢的情绪转折,让观众看到角色完整的成长弧光。而陈玉婷、黄恩茹、王洁璐饰演的“黑发少女”,经过两年沉淀,也不再只是元气探索者——品酒时的迷醉、寻书时的执着、起舞时的欢愉,都多了层串联奇幻世界灵魂人物的厚重感。

二轮首演落幕后,不少观众分享观剧感受:“学长追逐少女的样子,像极了年轻时笨拙的自己”“舞美和音乐太治愈,看完觉得生活里的小烦恼都轻了”。这部作品印证了青春奇幻题材的市场潜力——在悬疑、厚重题材之外,观众依然渴望能带来轻松与感动的作品。
配资炒股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